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详情

歼-20第三次试飞舰载型测试的可能性探讨

来源:null-- 发布日期:2013-06-07 10:32 点击量:

   日前,美国《航空周刊》报道称,中国航母即将下水,而对舰载机的定位尚步明确,歼-15战斗机因为基本设计落后,将不能满足中国海军在2020年后的作战需求,因此,将快速被歼-20战斗机的舰载改进型所取代。从进度看,歼-20的舰载型最早将在2018-2020年服役,此后能够以每年12-30架的速度装备部队。如果歼-20舰载型进展顺利,那么歼-15舰载机将在服役6-8年后被逐下航空母舰,教给海军航空兵其他部队服役,其采购数量将不会超过瓦良格号航母所需的60架。预计对歼-15的采购将在2015年前决定前两个团的订单,第三个团是否采购将在2016年前决定。

 
   从歼-20第三次试飞起,就有网友发现不仅仅是再次试飞测试性能问题,起飞不足200米?短距起飞能力令人震惊。在2008年的珠海航展上,鸭式布局的歼-10就展示了优越的短距起飞能力,其起飞滑跑距离小于280米,这曾是中国军迷一度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据现场目击者的描述、网上流传视频的测算可知,这次首飞的歼-20仅仅滑跑了约200米过了一点点就腾空而起,这还是在谨慎安全至上,动作极为保守的试飞中。
   显然,若是放开手脚去发挥的话,歼-20在200米内离地是完全可能的。这里显示了歼-20在强力发动机、边条、鸭翼联合作用下极致增升的效果。既然歼-20具备优秀的短距起飞能力,那是否可像一些军迷的设想,歼-20可以改装为强大的重型舰载机,从而傲视海天呢? 需要注意的是,歼-20整体选择了高速构型,特别是其中小展弦比的高速翼型,可能使得其低空低速飞行性能有所欠缺,对于在复杂海况下进近降落在狭小的航母甲板上的需求来说,飞机着舰速度可能偏快,难度偏高。
   因此如果要将歼-20改装为舰载机上航母的话,需要像F-22设想的海军型一样,把中展弦比的高速翼型改为F-14式的可变折叠翼;或者像F-35海军型一样,加大机翼。这样一来飞机的隐身性能就会大打折扣。在总体外形、缝隙处理和隐身涂层这隐身处理的三大方面,歼-20显然对F-22均略胜一筹。以前人们的估计可能偏于保守了,由于F-22以成为问题机被停飞,那么歼-20超越F-22已成事实,最差水准也是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