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131”地下指挥工程

来源:中老年时报 发布日期:2018-12-10 14:49 点击量: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1960年中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发生争端以至中方被迫自卫还击;美国在台湾海峡进行了核战争演习,疯狂扩大侵越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做出了两个选择:第一个是中国也要搞一点原子弹。但是,毛泽东并不把搞原子弹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他认为,重点应该放在扎扎实实搞三线建设上。 

  毛泽东是着重从战争、特别是打核战争的角度来考虑三线建设布局的。他看到:我国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全部在苏联可携带核弹头的中短程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沿海工业城市也处在美蒋航空兵力打击范围之内。一旦战争爆发,我国大部分工业基础将毁于一旦。而西部地区则处于打击范围之外,无论是苏联还是美蒋的武器装备,都还打不到西部地区。 

  于是,毛泽东毅然决定,停止原来“抓吃穿用”的“三五”计划设想,从1964年起转而加紧进行战备工作,他把他原来的发展西部的思路进一步强化,形成了把我国工业建设的布局全面铺开,造成沿海的一线、中部的二线、西部和西北部的三线并存,而把三线作为建设重点的新思路。 

  毛泽东考虑到,一旦发生核战争,我国要有一个隐蔽的坚固的能防核弹的又能对全国军事行动进行有效指挥的指挥部。这个指挥部建在哪里合适?毛泽东决定建在华中地区腹部。他派人反复考察后,决定建在湖北省咸宁市的高桥镇。因为选定的日子是1969年1月31日,这个工程的代号就被确定为“131”。 

    高桥镇地处群山之中,周围林木葱茏,位置十分隐蔽。建设的工程不大,主要是毛泽东、林彪住所和警卫部队的宿舍。工程分为三层,地上一层,往下有两层。在主口,设有厚重的铅门。地道两旁有100多套房间,65号居室是专为毛泽东建造的,由书房和作战指挥部两部分构成。指挥部的房间十分宽大,可以挂巨幅军事地图。一旦爆发核战争,毛泽东就在这里指挥全国军民对敌作战。 (来源:中老年时报   作者:夏飞)